赝自旋对称性于 1969 年提出,由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解释原子核的全同带等性质的应用,而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赝自旋对称性起源的微观机制探索已成为核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
团队利用协变密度泛函理论,严格证明了只要 Dirac 方程的标量势和矢量势之和的导数为零,即 d[V(r)+S(r)]/dr = 0,原子核单核子谱就具有赝自旋对称性;并指出实际原子核中,赝自旋对称性的破缺程度由赝自旋-轨道耦合势与赝离心势的竞争所决定 [Phys. Rev. C 58 (1998) R628, Phys. Rev. C 59 (1999) 154]。根据严格证明的赝自旋对称性成立条件,提出了一个不仅严格满足赝自旋对称性条件,而且存在单粒子束缚态的相对论模型 [Chin. Phys. Lett. 20 (2003) 358]。针对赝自旋对称性破缺的定量描述,团队结合相似重正化群 (SRG) 方法,超对称 (SUSY) 量子力学和微扰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Phys. Rev. C 87 (2013) 014334, Phys. Rev. C 88 (2013) 024311]。通过考察描述核子运动 Dirac 方程的反核子态,团队提出了原子核的反核子谱存在一种新的对称性——自旋对称性,并指出该对称性的起源与核子谱的赝自旋对称性相同 [Phys. Rev. Lett. 91 (2003) 262501]。而且在实际原子核中,与核子谱的赝自旋对称性破缺相比,反核子谱的自旋对称性破缺更小,几乎严格保持。鉴于在该领域的贡献,团队成员应邀在 Physics Reports 撰写《Hidden pseudospin and spin symmetries and their origins in atomic nuclei》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原子核赝自旋和自旋对称性的研究进展 [Physics Reports 570 (2015) 1]。